清明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五个节气,四月清明,春回大地,万物生长,清明过后气温逐渐升高,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。清明既是节气也是节日,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,人们常在这一天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活动。
扫墓,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。扫墓俗称上坟,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,人们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,带上水果食品、纸钱等物品来到墓地,将供品摆放在墓地前面,将纸钱焚化,为坟墓添一些新土,然后再在墓前磕头祭拜,通过这种方式缅怀已故的亲人,来表达祭拜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。
唐代诗人杜牧有一首非常有名的诗篇《清明》。
清明时节雨纷纷,
路上行人欲断魂。
借问酒家何处有?
牧童遥指杏花村。
这首诗描写的就是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,此时虽然春暖花开了,但是也时长伴有绵绵细雨。“欲断魂”则说明了扫墓时缅怀故人的哀伤。心里的滋味已不好受,偏偏又淋了雨,衣衫全被打湿,心境就更加凄迷纷乱了。 想借酒消愁,问了牧童,在一个红杏盛开的树梢下有个酒馆子,稍作休息,喝酒驱寒,消愁满足后再踏上新的征程。所以,清明节扫墓祭奠先人虽有哀伤,但缅怀之后要调整心态,像春天一样生机勃勃,珍惜时光,享受生活。
清明这一天老少皆宜的活动是踏青,古时也叫探春、寻春。踏青也称作春游,清明时节,春光明媚、草木吐绿,万物复苏,正是郊游踏青的大好时光。踏青的习俗由来已久,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,到了宋代,踏青之风最为盛行,一直相传至今。据说清明的时候,大气中的“长寿素”——阴离子较多,是调整人体代谢的天然“药物”,更是治疗精神紧张的“解毒剂”。所以这一天很适合出行外出游玩,愉悦身心。
民间也把清明节称为寒食节,也称作禁火节或冷节,古时候在这一天不许生火煮食,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,故而得名。现代人们在清明常制作的一种食物叫青团,你吃过吗?青团是江南一带的小吃,是清明节最有节日特色的食品。它是将一种清明节前后才有的艾草,打出绿色的汁拌进糯米粉里,然后做成团子,因为做出的团子呈碧绿色,所以取名青团。你可以在踏青的时候采摘一点艾草,亲手做一做这道民俗小吃,分享给亲人或者朋友们。